当我们为将来设定了目标,并制定好计划,一步步实施过程中,总会遭受一些失败,那种挫败感让我们失去继续下去的动力。于是我们要重塑信心,继续下去,以达成目标。可能信心再次被击碎,我们再次重塑,如此反复几次,结果若还是离目标很远,即便意志再坚定者,也会怀疑自己的能力和行为。为什么会这样?当一个人开始怀疑事实,就会逐渐认定是自己的问题,产生不自信,不自信会影响一个人对外界的判断,产生误判的几率增大,陷入失败——努力——再失败——再努力的怪圈中。内心产生一种我就是这种人,再怎么努力都不改变了命运对我的安排,还是省点力气,破罐破摔吧。努力确实可以成功,是成功的重要要素,但一个人失败了,你不能一句话,“他不努力,他还不够努力”,这样的论断至少我不同意,君不见无数创业者兢兢业业,可最终成功的屈指可数。成功的因素有很多,一个不符合自身能力的目标,也可能是导致失败的原因。2017年深圳某模拟试卷上一个材料中讲一个蝴蝶的故事,一只蝴蝶从敞开的窗户飞进来,在房间里一圈一圈的飞舞,显然,它迷路了,无法飞出房子。原因是它总想在房间顶部空间寻找出路,总不往低处飞——那低一点的位置就有敞开的窗户。甚至有好几次,它都飞到离窗户至多两三寸的位置了。可就是不肯再飞低一点!最终,这只不肯低飞一点的蝴蝶耗尽了力气,落在了桌子上......这多想那些好高骛远的人。他们的理想伸展到了云朵上,却忘了把理想之根深埋大地。面对失败他们选择既有目标,认为自己是做大事的人,不屑于做小事,认为那样丢人,不愿正视自身。低下头做好小事。柏拉图的堂弟格老孔,在不到20岁的时候就立志做城邦政府的最高领袖,非常荣耀而潇洒地面对众多的人进行演讲。家里人都明白他没有这方面的才能,光有这样的理想是不够的。家里人很担忧他哪天冒冒失失地闯上讲坛,弄得不好被人拖下来,落下笑柄。可家里没人能说服他,正巧,这件事被柏拉图的好友苏格拉底知道了,他可是非常喜欢和年轻人聊天,于是去找这位不知天高地厚的青年聊聊。看见格老孔迎面走来,老远就喊;“喂,格老孔,听说你决心做我们城邦的领袖,这是真的吗?”为了使格老孔乐意听自己的话,苏格拉底故意装出十分热情的样子,选择了格老孔最感兴趣的话题。“是的。我的确是这样想的,苏格拉底。”格老孔回答。“那好极了。如果人间真有什么好事的话,这又是一桩好事了。因为,倘若你的目的能够实现,你想有什么就会得到什么;你将能够帮助你的朋友;为你的家庭扬名,为你的祖国增光;你的名声在传遍全城之后,还会传遍整个希腊,甚至在异邦中享有盛名。那时,你无论到那里去,都会受到人们的敬仰。”果然,格老孔听了这番话,大为高兴,就停下来同苏格拉底交谈。看到格老孔留下来,苏格拉底接着说:“看来很明显,格老孔,如果你想要受到人们的尊敬,你就必须对城邦有贡献。”“正像你所说的。”格老孔回答。于是苏格拉底请格老孔谈谈做贡献的打算。正当格老孔思考的时候,苏格拉底问他是不是首先让城邦富裕起来,实现富裕的途径是让税收增多。格老孔表示同意。苏格拉底又问,税收从何而来?总数多少?不足的补充来源是什么?格老孔回答对这些问题没有考虑过。之后,苏格拉底又问他对治理国家所必须考虑的问题的看法,如削减开支、国防力量、防御战略、粮食供应等。格老孔要么回答没有考虑,要么说不清楚,要么推托这类事没必要亲自照管。看到格老孔为难的样子,苏格拉底进一步开导他说,“国、家一理。国家人口多,一些问题确实很难说上来,但如果能帮助一家,就可以着手帮助更多的人家,你为什么不从增进你叔父家的福利试一试呢?”格老孔说:“只要叔父肯听我的劝告,我一定能对他们有所帮助的。”苏格拉底笑了;“怎么?你连叔父都说服不了,还想希望包括叔父在内的整个雅典人都听你的劝吗?年轻人,要当心,你一心想要出名,可不要弄个适得其反呀!看看现实,在所有的事情上,凡受到尊敬和赞扬的人都是些知识最广博的人。反之,都是些最无知的人。如果你真想在城邦获得盛名并受到人们的赞扬,就应当努力对想要做的事求得最广泛的知识。因为只有这样,你才能胜过别人;当处理事务的时候,你也就会很容易地获得你所期望的目标了。”高傲的、一心想做领袖的格老孔被说服了。年轻人应该志存高远,也应脚踏实地。普通年轻人,没经验、没平台、没资金、没后台,想着通过创业一举致富,成功的可能性很低。有多大肚吃多少饭,年轻先分析自身情况,条件一般,应该先努力工作,认真做事,积累经验,搭建自己的平台和人脉,为将来创业打好基础。当你对自己人生中的问题感到很困惑,最重要的,就是不好去看远方模糊的东西,而是要做手边最具体的事情。不论多么远大的理想,都需要一步步去实现啊!不论多么浩大的工程,都需要一砖一瓦垒起来啊!

“认真你就输了”,曾用来调侃不识时务的人,本来挺轻松的气氛,大家开开玩笑,一个人非要认真,讲个一二三四五,那个认真的人就输了,大抵是形容这个人情商低;还有一种说法,用在感情里,两个人开始都抱着玩玩的心态,可其中一个人认真地想要结婚,想必是说一方痴心妄想。除去上述两种具体情况下,我真想不出认真还有什么不好。无论做人、做事,认真应是一种美德。认真做人的人,不会轻易辜负他人;认真做事的人,值得信赖。说“认真就输了”的人,他看到了有些人很努力却没得到回报,想着反正也是失败,干嘛还要白费劲儿。他们隐藏起来的是害怕失败的心理。本是同盆同根生,腰杆细的人也要认真努力生长根据阿特金森的成就动机理论,分为两种动机一个是力求成功,一个是避免失败,力求成功的人选择任务难度为百分之五十,即难度适中。避免失败的一般选择非常难和非常容易的。因为一旦失败也有借口,任务太难。力求成功者勇于挑战,更注重的是过程,因为他们懂得只有那个过程才是自己成长的必经途径,一旦失败,归因的时候也多归因努力程度。他们认为下次自己再努力些,找对方法,一定能成功。避免失败者,更注重结果,因此也易被失败伤害,归因的时候归因于自身能力和运气等。他们认为再努力也没天赋、运气有用。态度是两极分化的开始。没有积极的态度,无论做人做事都难做好。有的人一辈子用行动捍卫理想价值观,活得认真,值得尊敬。疫情期间逆行的普通医护;面对不公敢于发言的写作人;那些不畏强权敢于维护权益的人;面对作假敢于揭露的新闻人.....他们认真,正是有了他们存在,才有一束束微光闪烁,给黑暗带来希望的光。年轻的时候也有过对感情不认真的时候,因为害怕被甩,被伤害,于是装作不认真。以我的人生经验来说,装作不认真也避不开伤害。唯有真实地面对内心所求,你到底能为这份感情付出什么代价?标出底线。不能接受的就避开吧,那个人就是真的不适合你,好比灰姑娘的姐姐怎么也穿不上水晶鞋。己所不欲勿施于人,真爱岁难得,但要做一个为爱敢于负责的人。玩弄感情的人,也最终被感情玩弄。认真谈一份恋爱,不论结果,都将是一份难得的人生阅历。薛兆丰在奇葩说上,讲了一句很好的话:谈容易的恋爱,做难做的工作。很多现在的年轻人都弄反了,谈难谈的恋爱,做简单的工作。简单的工作越做越无趣,很难有成功感,更别说有啥建树,再看恋爱谈得也不咋样。那些选择难做工作的人,后来事业有成,谈恋爱也变容易了。

经历过悲观的乐观,才是真正的乐观有一天我问女儿:“你觉得笑着笑着就哭了好?还是哭着哭着就笑了好呢?”她想了一下回答:“哭着哭着就笑了,因为这个最后笑了。”孩子也懂得看结果。我想人生也许活得是一种感觉,七情六欲,除去爱和喜,其他五情都让人不舒服。于是快乐成为精神追求。笑着给别人看,眼泪悲伤留给自己品味。内心生怕被冠上悲观的帽子,要掩饰真实的情绪,在生活中有什么不好、不悦也不愿意表露,唯恐别人有围观心态和评判范本,把自己塑造成别人眼里乐观的样子。二十岁的我就是这样想的,也这样做了。以至于别人认为我是乐观的,嘻嘻哈哈一个人。热闹过后,独自面对不开心,一群人中的孤独,回忆常让我感觉不适。这样的结果是短时失去对生活的信心,找不到活着的意义。现在我想那时的我就是爱演啊!内心戏超多,常常自我感动。美其名曰心思细腻。过于细腻那是诗人和作家,健康的心态需要糙感。可惜这个道理到了上了年岁才明白。哭着发泄了情绪,笑着是在不美好中发现了快乐。电影《快把我哥带走》,女主角在穿越之时发现哥哥对自己的“伤害”其实是一种爱的方式,那么多年的埋怨,她释怀了。得到了兄妹情,感受到了爱的温暖。我的小学过得不快乐,年轻时候很少去想,那些会让我不快乐,不值得我想。三十岁之后的我,开始正视那些年,其实我还是幸运的,虽然被退级了,但遇到了一个好老师,她帮我进步树立自信心,热爱上了学习。虽然6年级那一年过得不好,但正是有那些磨砺,才在我二十多岁的人,被人打击,没有崩溃,最后抗了下来。那些伤害在时光中渐渐微弱,而那些温暖远隔二十年的时光,依然还能温暖现在的我。我学着辩证地去看一件事,选择了被伤害,就是被害者;选择受助者,就是幸运儿。人生就是这样,会遇到贵人扶持,助力前行,也会遇到小人鞭笞,帮你成长。曾经的失败伤害让人心痛流泪,我努力发现那些黑暗里隐藏的光,选择迎向那些光。我学着接受结果,然后在其中找到意义,归纳总结经验教训。我学会了欣赏,从不同角度看,我看到了别人的视角,理解了他们为什么那么做那么说,也有道理。一番考量,我选择妥协或者坚持,学着在别人和自己之间找到平衡点。作为一个人,生来就是要被人贴标签的,做什么都会有人说三道四,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在意,对什么不在意就不会被其伤害,自黑是钝感的高级形势,也是一种自我相信。一起感悟人生不用乐观给谁看,不用取悦全世界,先取悦自己。学会与自己的情绪共处,与自己的负面共事,接受自己的脆弱,慢慢的让自己具有真正的乐观和强大。看到现实的悲观所产生的乐观才是内心的乐观,也可以这样说——经历过悲观的乐观,才是真正意义的乐观。